欢迎光临内蒙古在线!

今天是 2025年04月20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非遗文化进校园 大手小手共传承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在河南省信阳市第三小学一年级六班,来自信阳市平桥区的优秀竹编传承人刘艳正手把手地向孩子们传授竹编技艺,让这一指尖上的非遗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课堂上,刘艳图文并茂地详细讲解了竹编的发展历史、竹子的生长环境、各种竹编编制技法,蕴藏着传统文化内涵的“绝活”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跃跃欲试的同学们被分成了5个小组,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尝试用竹条编制茶托。

“看这里,用这根竹条压到这一根上面,然后绕过来……”“老师,是这样编的吗?我编的对吗?”“很不错!按照这个方法继续。”课堂上,刘老师和孩子们互动不断,大手牵引着小手带动竹条来回穿绕。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同学们学会了基础的竹编技艺,看到自己动手编制成的茶托,大家纷纷表示真的很有趣,也对更多非遗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

叶雕、石画、皮影戏、大鼓书、根雕、剪纸……对于平桥人而言,耳熟能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项目,更是一页页厚重的历史文化、一缕缕悠悠的乡愁。为了共享文化遗产,彰显非遗魅力,平桥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开展了系列“平桥区非遗进校园活动”,陆续为在校学生带去了草编、竹编、大鼓书等非遗体验课。

“哧咚咚,哧咚咚!”高亢悠扬的大鼓声在信阳市委党校院内响起,6月1日,平桥区优秀非遗大鼓书传承人邱凤花受邀参加了信阳市关爱儿童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儿童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大鼓书表演。

活动现场,邱老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大鼓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讲解并演示了大鼓书在表演技巧、音乐节奏以及故事情节构建等方面的特点,让孩子们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随后,邱老师现场表演了经典大鼓书作品《劝学》,激昂的鼓点、生动的表演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故事中劝勉学子勤奋好学的精神传达给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孩子们被邱老师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通过听大鼓书和了解大鼓书历史,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不只是简单的说唱和敲鼓,对手势、身段、眼神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它的魅力之处。如果有这样的活动,我还想报名参加。”活动现场,梁思琪小朋友仔细地观看、聆听,还尝试学习了敲击大鼓的节拍和技巧。

一场场非遗活动,一次次深度体验,系列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而且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近年来,平桥区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遗保护指导方针,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活动,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优势,通过课堂教学、体验活动、社团研习等多种形式,将优秀的非遗项目引进校园、融入课堂,引导孩子们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让“平桥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绚丽绽放。(何泽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内蒙古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营商环境作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石,直接关系到区域生产力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为此,河南漯河郾城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始终将“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作为核心驱动力,致力于强化高效服务、纾解企业难题,努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帮扶[全文]
    2024-10-31 02:00
  • 深秋时节,大地日趋萧条,树叶凋敝,百草枯黄。而在潢川县桃林铺镇周楼村王大爷眼里,却是“秋日胜春朝”。走在自家田埂上,看着农田虾沟水里不时冒出的小气泡,他兴奋地对来回访的县纪检监察干部说道:“你们可真是帮俺们解决了大难题啊,机井问题弄好了,几[全文]
    2024-10-23 02:00
  • 10月8日上午,全省第十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此次活动主会场设在漯河市。据悉,今年以来,召陵区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共126个,总投资823.6亿元。其中,“签约一批”项目27个,总投资181.8亿元;“开工一批”项目60个,[全文]
    2024-10-12 02:00
  • 石狮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惩戒、威慑、预防功能,依法打击违法犯罪,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强化企业产权保护。参与组建石狮市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健全与知识产权执法部门信息互通、案[全文]
    2024-09-14 02:00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内蒙古在线 nmg.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