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寒冷的冬夜里,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村干部们正在走村入户,与村民们围坐一起,聚焦“百千万工程”“平安建设”进行深入交流,让这个冬夜变得暖意融融。大崀镇落实清远市委市政府、阳山县委县政府部署,在全镇8个行政村97个村小组开展“党群夜话”“平安夜话”活动,有效推动平安建设,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通讯员 黄文涛 邹世康
干部下沉,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我们大围村那条400多米的村道还是泥路,非常难走,群众一直期盼建设。现在我们村里自己筹集资金5万元,缺口20万元,请镇政府和黄埔区帮扶工作队予以支持。”振民村大围村小组村民小组长徐炎提出建议。听取意见建议后,村里召开工作例会进行研究,并报给镇政府。镇政府与黄埔区驻大崀镇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开会研究,从帮扶资金安排20万元。如今,这条路已动工建设,预计明年1月上旬可以建成。
开展“党群夜话”“平安夜话”活动时,围坐在一起的有20多岁的青年,也有80多岁的老党员,他们是村里每家每户的代表。对村民代表反映的农田水利、路灯、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火灾隐患等,镇村干部认真听、详细记、耐心答。
为做到村民有疑问、镇村有回应,大崀镇结合镇领导挂点联系、包村联户制度,安排镇村干部下沉到每一个村每一户人家,开展“党群夜话”“平安夜话”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群众诉求,闭环办理抓落实
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崀镇建立群众诉求办理闭环工作机制,项目涉及哪个部门,承办部门就迅速办理,不得推诿。对涉及几个部门的问题,下访领导明确意见和态度,进行协调和督促,各驻村工作组充分发挥“中枢”协调作用和督查“利器”作用,推动各类群众诉求的办理落实,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有群众反映,部分农田水利年久失修,影响农田灌溉。大崀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高度重视,从帮扶资金中安排50万元用于各村农田水利修复,政府出材料,村民出人工,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投工投劳,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修复、疏通水渠工作。连日来,大崀镇累计发动群众600人次义务投工投劳到冬修水利中。沙田村累计清理水渠17公里,修复水利设施14处,水岩、红星等村组水渠周边环境焕然一新,为农业生产用水、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
整合资源,矛盾风险能预防
“我们想要承租方早日将所欠地租给村民,同时将土地平整后终止合同,村民可以早点为春耕作准备。”青山围村的村民向驻村工作组反映,位于松林村的100多亩三华李基地管理不善收成不好,承租方拖欠村民一年多的地租。
了解群众诉求后,松林村党总支书记黄火炎约见承租方,并邀请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协商,最终将5万多元的地租追回,发放到70多户村民手中,并引进新型农业企业主盘活基地,预计打造成集三华李种植、林下蔬菜种植、农旅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带动群众就近就业。
大崀镇把开展“党群夜话”“平安夜话”活动,作为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抓手,整合镇干部、村“两委”干部、派出所、党员、网格员等多方力量,深入摸排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建立问题台账,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采取组织调解、群众调解等方式现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及时梳理归类移交有关部门限时办结,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处理好,把社会治安、生活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隐患问题解决到位。
据了解,12月以来,“党群夜话”“平安夜话”已走访700余户,覆盖全镇每一个村小组,受众群众约3000人,收集各类民生问题530项,化解矛盾纠纷一批。2024年,大崀镇受理群众信访件28件,同比下降43%。
大崀镇党委副书记李正锋介绍,通过开展“党群夜话”“平安夜话”活动,全方位排查安全稳定风险隐患,全面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强化源头治理、突出风险管控,努力把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新浪科技公众号“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